最近几天,正值一年一度、决定1000多万青少年未来命运的高考时刻,这个关乎每一个学子的机会与挑战,让教育公平的话题再次引发了热烈的讨论。而就在此时,一位近两年迅速崛起的蒙古族年轻演员,那尔那茜,因其违反国家教育政策、破坏教育公平的历史而被曝光,引发了广泛的争议。
网上的讨论已经掀起了轩然大波。那尔那茜的粉丝纷纷表示,她这些年不懈努力,一路走来,理应得到肯定,不能因为她十几年前的高考经历,影响到她现在的事业发展。然而,事情的本质并非如此简单——这背后涉及的是数亿人前途与命运的公平问题。
三天前,网络上一位网友爆料,曾在春节档电影《封神2》中饰演女将军邓婵玉的那尔那茜,实际上是在2008年通过内蒙古定向委培生政策,以降分政策进入上海戏剧学院。根据相关政策,这类定向招生的学生毕业后必须回到内蒙古工作若干年。然而,那尔那茜却在公开采访时表示,自己为了“体验自由”,选择在大学三年级时,赴挪威留学,放弃了回到内蒙古履行义务的机会。对于这一身份变化,从降分录取的少数民族定向委培生,变成了能够去留学的普通学生,这无疑有违规定,甚至可能涉嫌违法。
如果深入探讨那尔那茜的教育经历,会发现她的违规行为不仅仅是在高考阶段的选择。首先,她的定向委培生资格疑似涉及“高考移民”问题。根据公开资料,那尔那茜1989年出生在内蒙古。按照她的出生地,获得内蒙古的定向降分招生政策是合理的,但令人质疑的是,按照爆料,她从初中到高中一直在北京的知名学校就读。而她在高考前夕,竟然能够获得内蒙古的定向委培生资格,这恰恰是近年来国家严打的“高考移民”问题之一。
展开剩余63%其次,在大学毕业后,她的留学行为显然存在违约的嫌疑。那尔那茜在大三时就开始参与影视剧拍摄,且在2012年赴挪威西北大学进修戏剧。公开采访中,她自我塑造为一个为了追求个性与自由,选择放弃安定生活的人。她声称,定向委培生的政策要求她回到内蒙古的剧团工作,但她不愿接受这份工作,选择出国留学。这样做,无论是从程序上看,还是从道德层面来看,都有违约行为,甚至可以说是“钻了空子”。若她在转换身份的过程中没有履行必要的程序,甚至未按规定支付赔偿学费,这就涉及到违法问题。
第三,回国后的大学助教生涯同样存在诚信问题。根据公开资料,她留学归国后,成为了上海戏剧学院的助教。而根据国家政策,作为内蒙古的定向委培生,毕业后若未履行回到内蒙古工作的义务,必须承担学费赔偿及违约金,而这一违约行为应该进入个人征信记录。然而,若个人征信有污点,这意味着她不应再有资格担任大学助教。可令人质疑的是,在如此复杂的违规背景下,她依然能够顺利担任助教,这就引发了人们对她的质疑。
总体来看,回顾那尔那茜从高考到大学毕业,再到留学归国后的经历,三大重要节点上,她似乎都在不按规则行事。每一次她都选择了违规的捷径,而这恰恰触动了成千上万普通人关于公平的敏感神经。每年有1000多万的考生为了一纸高考成绩拼尽全力,几乎所有人的家庭都在为这个“独木桥”投入无尽的希望。那尔那茜在高考、留学、回国三次“开挂”的经历,难道不值得反思吗?
大众并不是对少数民族的政策有所反感,相反,我们都支持国家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与关爱。问题在于,少数民族身份不应成为规避责任的盾牌,也不应成为舆论的“免罪金牌”。这些政策的存在,旨在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而不是让少数人通过“开挂”的方式,剥夺了公平竞争的机会。
对于这些问题的真相,我们不能回避。毕竟,教育公平关系到每一个人的未来,也关乎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发布于:山东省十大正规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