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9日,对于诺和诺德而言是极不寻常的一天。这一天,美股市场上,该公司(Novo-Nordisk A/S,股票代码 NVO)股价宛如断了线的风筝,开盘便狂泻,当日收盘时定格在53.94美元,较前一日的69.0美元暴跌15.06美元,跌幅高达21.83%。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而就在同一天,诺和诺德公司宣布了新任CEO人选 ——1992 年就加入公司的 Maziar Mike Doustdar,他此前负责国际业务,即将执掌这家百年老店。
而就在一周前,据相关人士向健康凯歌透露,曾凭借司美格鲁肽风头无两的诺和诺德,本计划能在减重赛道一骑绝尘,实际已被礼来快速弯道超车,日子并不好过。相关人士表示,这源于诺和诺德此前对中国市场的产品供应量不足,导致临床上很多医生开不出药,一度意见颇大,客户关系维护不佳。
此外,今年6月12日,诺和诺德宣布中国肥胖症业务部与胰岛素组合并,成立肥胖症与糖尿病事业部(DOD),自7月1日起,胰岛素销售团队承担诺和盈(司美格鲁肽减重版)的销售。此前,2024年11月17日,诺和诺德中国宣布减重版司美格鲁肽正式在国内上市,该药是全球首个且目前唯一用于长期体重管理的GLP - 1周制剂。
展开剩余87%视角再拉向全球,在全球最大的药品销售市场美国,自今年2月份以来,司美格鲁肽的处方量如同遭遇寒冬,陷入停滞,再无往日增长的势头;自3月中旬起,在肥胖症适应症领域,礼来的替尔泊肽的处方量后来居上,也成功超越司美格鲁肽。
股价的惨烈下跌让这家医药巨头的市值蒸发数百亿美元,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在全球医药行业掀起千层巨浪,引得无数投资者、从业者和关注者侧目。
在这样的节点迎来新任CEO,加之中国市场的业务调整,一时间,市场上揣测纷纷。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曾经在医药领域呼风唤雨的诺和诺德遭遇如此局面?是司美格鲁肽光环褪色,被礼来弯道超车?还是傲慢付出的代价?
傲慢之殇?中国市场的折戟
诺和诺德和礼来之间的这场厮杀,想必没有人还陌生。此次股价大跌,我们先从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在中国区的销售策略讲起。
有知情人士认为,诺和诺德股价暴跌,除了产品竞争力下降、对手强势逆袭外,自身在市场策略,尤其是中国市场策略上的失误,或许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着庞大且极具潜力的医药市场,特别是在减重和糖尿病治疗领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健康意识增强,对相关药物的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诺和诺德本有绝佳机会,凭借司美格鲁肽在这片广阔市场中开疆拓土,巩固自身地位。
然而,有业内人士指出,诺和诺德一度在关键时刻犯了“傲慢”的错误。在产品供应上,严重不足的状况持续已久。临床一线医生对此怨声载道,大量患者有用药需求,医生却常常面临无药可开的尴尬境地,这不仅极大影响了患者的治疗进程,也严重损害了诺和诺德在医疗专业人士心中的形象。在一些大型医院的内分泌科,医生们常常无奈地向患者解释,由于司美格鲁肽缺货,无法为其开具处方,建议患者更换其他药物或者等待,而这一等,往往就是数周甚至数月。
在客户关系维护方面,诺和诺德同样表现似乎也不尽如人意。
知情人士透露,面对产品供应短缺问题,公司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安抚医生和患者,也缺乏与各方积极、有效的沟通。与礼来积极主动的市场策略相比,诺和诺德显得消极被动,对市场反馈置若罔闻,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其不满情绪的蔓延。
或许,知情人士透露的仅仅是冰山一角。
但当我们对比礼来的替尔泊肽,司美格鲁肽在中国市场份额的变化趋势,令人唏嘘。
2022 年,司美格鲁肽在中国GLP-1市场中独占鳌头,占据了超过40%的份额,彼时可谓风光无限。但好景不长,随着礼来替尔泊肽的入局,市场格局迅速生变。2024年5月,替尔泊肽降糖适应症获批在中国上市,同年7月,其减重适应症也获批准。
尽管替尔泊肽进入中国市场时间不长,却来势汹汹,迅速抢占市场份额。2024年全年,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已被明显蚕食。据平安证券研报显示,到2024年底,在GLP-1市场,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的市场占比降至 60% 左右,而礼来替尔泊肽占比达 25%左右。进入2025年,这一趋势仍在延续,替尔泊肽的市场份额持续攀升,不断压缩司美格鲁肽的生存空间。
中国市场的折戟,对诺和诺德的影响深远。这究竟是傲慢付出的代价,还是能力比拼后的败局?我们不得而知。
司美格鲁肽:从“神药”到光环黯淡
回溯过往,司美格鲁肽宛如一颗横空出世的璀璨明星,在减重和糖尿病治疗两大领域披荆斩棘,大放异彩。它是一种胰高血糖素样肽- 1(GLP - 1)类似物,与人GLP - 1有着94%的序列同源性,能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降低胰高血糖素分泌,以及轻微延迟餐后早期胃排空等机制,有效降低血糖,还被证实对体重管理有着显著功效。
2019年9月,司美格鲁肽片成功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 2 型糖尿病,成为全球首个获批的口服GLP-1药物,就此拉开了其在全球市场的辉煌征程。
此后,GLP-1类减重药物需求呈井喷式增长,司美格鲁肽更是一马当先,引发全球药企竞相模仿、追逐。凭借卓越的疗效,司美格鲁肽迅速在市场上站稳脚跟,销售额一路高歌猛进。
诺和诺德的财报数据便是最有力的证明,在其营收版图中,司美格鲁肽所占份额逐年攀升,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让诺和诺德赚得盆满钵满,股价也随之水涨船高,一路飙升至高位。
市场如风云变幻的战场,没有永远的常胜将军。
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竞争对手携新产品强势入局,司美格鲁肽面临的挑战与日俱增,曾经耀眼的光环开始逐渐黯淡。2024年12月4日,礼来重磅发布替尔泊肽同司美格鲁肽的头对头研究结果,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市场上掀起轩然大波。数据显示,替尔泊肽组用药 72周后,平均减重比例高达20.2%,而司美格鲁肽仅为13.7%,在减重效果这一关键指标上,司美格鲁肽被替尔泊肽远远甩在身后。
这一数据公布后,市场反响强烈。
在全球最大的药品销售市场美国,自今年2月份以来,司美格鲁肽的处方量如同遭遇寒冬,陷入停滞,再无往日增长的势头;自3月中旬起,在肥胖症适应症领域,替尔泊肽的处方量后来居上,成功超越司美格鲁肽。
处方量的变化,宛如晴雨表,精准反映出市场对两款产品的认可度和选择倾向。投资者们也敏锐捕捉到这一信号,用手中的真金白银为市场走向投票,代表着未来预期的资本市场,对司美格鲁肽的前景愈发谨慎,诺和诺德的股价也在这种悲观预期下,持续震荡走低。
从2024年6月的最高点145.257美元/股算起,截至2025年5月21日收盘,诺和诺德股价已累计跌去53%,市值更是从超过6600亿美元大幅缩水至如今的3027.4亿美元。这一数据的巨大落差,直观展现了司美格鲁肽光环褪色后,给诺和诺德带来的沉重打击,曾经凭借司美格鲁肽构建起的商业帝国,如今正面临着严峻考验。
礼来逆袭:弯道超车的背后
在诺和诺德因司美格鲁肽陷入困境时,老对手礼来如同一匹黑马,在GLP - 1赛道上一路疾驰,成功实现对诺和诺德的弯道超车,成为市场新宠。
替尔泊肽作为礼来的“秘密武器”,是一款 GLP - 1 和 GIP(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双重受体激动剂,自问世以来,便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2024 年底,替尔泊肽在中国获批上市,与司美格鲁肽的竞争全面打响,而在这场激烈角逐中,替尔泊肽凭借诸多优势,逐渐占据上风。
前文的知情人士也透露,在我国一些医院里,替尔泊肽目前在临床上更受医生的肯定,确实各方面数据也更好。
临床数据层面,前文提及的头对头研究结果,让替尔泊肽在减重效果上力压司美格鲁肽,这无疑为其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了关键一分,成为吸引医生和患者的有力“招牌”。
在适应症拓展方面,礼来更是积极布局,展现出非凡的战略眼光。目前,礼来已针对替尔泊肽布局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MASH(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等多达 9 项慢性病适应症的研究。2025 年初,礼来又迎来重大利好消息,FDA批准替尔泊肽用于治疗肥胖人群的中度至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使其成为首个获此殊荣的药物,进一步拓宽了产品的应用范围和市场空间。
除了产品本身的优势,礼来在产能和市场策略上也棋高一着。
在中国市场方面,产能供应上,礼来展现出强大的执行力和前瞻性。2024年10月,礼来果断宣布投资15亿元用于苏州工厂的产能升级,全力扩大治疗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创新药(主要为替尔泊肽)的生产规模。生产线上日夜不停运转,新的制造设施紧锣密鼓建设,这种高效的产能提升速度,确保了替尔泊肽在市场需求激增时,能够及时、充足地供应,有效避免了因缺货导致的市场份额流失。
市场策略方面,礼来积极开拓多元化渠道。率先推出面向消费者的在线服务,以折扣现金价出售减肥药,精准锁定没有保险覆盖的人群,为这部分潜在客户提供了高性价比的选择;同时,抢先与大型远程医疗公司Ro 达成合作协议,借助远程医疗的东风,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让更多患者能够便捷获取产品。
一系列组合拳下来,礼来成功吸引大量客户,市场份额不断攀升。
数据显示,自今年3月中旬以来,替尔泊肽在美国的周处方量持续增长,并成功超越司美格鲁肽,成为市场新的宠儿 。
到了资本市场的层面,投资者对礼来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认可。
美股礼来的股价走势与诺和诺德形成鲜明对比,在2024年8月22日达到历史高点 967.269 美元/股后,虽有波动,但整体保持箱体震荡,截至2025年5月21日收盘,报747.010美元/股,市值高达7079.7亿美元,远超诺和诺德。礼来的成功逆袭,不仅改写了GLP-1赛道的竞争格局,也给诺和诺德敲响了警钟,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唯有不断创新、灵活应变,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诺和诺德此次股价暴跌,是司美格鲁肽光环褪色、被礼来弯道超车,以及自身傲慢导致市场策略失误等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未来,新任CEO Maziar Mike Doustdar 能否带领诺和诺德从这场危机中吸取教训,调整战略,重新夺回市场优势,拭目以待。
发布于:广东省十大正规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