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不仅是晚清中兴名臣,更是一位教子有方、持家有道的教育家。
他的家训不是空洞的道德说教,而是从自身跌宕起伏的一生中提炼出的生存法则。
他写给子女的十条家训,更是字字千金,让人不禁感慨:真正的“贵族教育”理当如此!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一、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最硬核的早起哲学)
曾国藩年轻时并非天才,甚至被考官批为“文理不通”,但他却靠着极端的自律逆天改命。
曾国藩终身坚持五点起床。哪怕在军务最繁忙的时候,也从不懈怠。
因此,在他留给后人的家训中,“早起”被放在了首位。
早起不是目的,掌控时间才是。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二、子孙若不贤,多财则增其过。(最反常的财富观)
曾国藩官至两江总督,手握重权。但其临终时,家产仅为一万两白银。
他规定子孙不得经商、不得纳妾、不得奢侈,违者逐出家门。
左宗棠曾笑他“吝啬”,殊不知,曾氏将90%家产捐作族田,用于资助族内子弟读书。
他始终认为,真正的财富是传承教育,而非金钱。
若子孙不够贤能、不明事理,过多的钱财反而会为其徒增祸事。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三、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最朴素的成功学)
曾国藩认为,勤奋是最低成本的逆袭。
他先后科考了7次才中秀才,被同僚嘲笑“愚钝”。
可他就是靠着“死磕”的勤奋,最终成为了一代名臣。
曾国藩每日写日记,复盘自己的言行举止,坚持了30年。
他规定自己每日读书10页,哪怕在行军打仗时也从未间断。
他曾说“百种弊病,皆从懒生”。
普通人逆袭的唯一途径,就是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坚持。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四、银钱则量力资助,办事则竭力经营。(最狠的社交筛选法)
曾国藩从不滥交朋友,他认为帮人要么出钱、要么出力,绝不空谈。
他帮助过的下属,如李鸿章、左宗棠后来都成为了晚清的中流砥柱。
社交的本质就是价值交换,不是所谓的“口头人情”。
这条家训,无疑给他的后人指明了人与人间的交往法则。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五、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最实用的情绪管理)
不沉溺过往,不担忧未来,珍惜当下种种才是最好的心态管理。
曾国藩在对抗太平天国时,曾三次战败,一蹶不振。
不轻言放弃的他,依靠强大的内心与情绪管控,反败为胜。
这种良好的心态,让他在政治斗争激烈的晚清,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六、读书不可不多,但不可尽信书。(最颠覆的教育理念)
曾国藩要求子女既要读好四书五经,也要学好算学天文。
后来,在湘军初战太平天国时,曾国藩照搬兵书,差点导致全军覆没。
那次失败让他悟到:读史要看活局,不可死记成例。
他告诉子女:书要读,但不可尽信。
长子曾纪泽成为了晚清著名的外交家,在沙俄虎口夺回了伊犁。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七、饭后三千步,睡前三百字。(最接地气的养生经)
曾国藩30岁时就患上了严重的痛风,但他却能在战争年代活到61岁,并保证痛风症状不恶化,可见他的确有着非同一般的养生之道。
曾国藩坚持饭后散步,睡前写日记近30年。
这一良好的生活习惯,让他受益颇多。
现代科学表明:每日行走30分钟可降低尿酸15%,书写疗愈可降低焦虑水平23%。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八、宁可不识字,不可不识人。(最犀利的识人术)
湘军将领选拔时,曾国藩用“五到法”考察下属,避免用人失误。
所谓五到即为: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心到。
从肢体语言、内心动机再到执行能力、应变谈吐,曾国藩先识人再用人可谓是军中铁律。
他告诫后人:哪怕不识字,也要先识人。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九、家勤则兴,人勤则健。(最温暖的持家之道)
曾国藩的小女儿曾纪芬被誉为“晚清最长寿的诰命夫人”。
据记载:曾家女子皆亲自下厨,仆佣反用于耕读,婢女则用于纺纱织布。
男子需耕种,以供家中之食;女子需刺绣,绣品卖于集市换取银两。
这样的家训,既防止后人骄奢,又使其有了自我生存的能力。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十、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最超前的风险意识)
剿灭太平天国后,曾国藩主动裁撤湘军12万,避免功高盖主。
对比年羹尧,他堪称“危机管理大师”。
人生是一个有起有落的过程,永远顺风顺水只是理想状态,所以需要时刻懂得居安思危的道理。
行胜于言,做到“离、恭、信”,就能给自己筑起全方位的保护伞,将诸多出其不意的祸患化解于无形。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读书##记录我的2025##教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十大正规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